8月1日,工信部、国家发改委、生态环境部联合印发《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 《方案》明确,“十四五”期间,产业结构与用能结构优化取得积极进展,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大幅提升,建成一批绿色工厂和绿色工业园区,研发、示范、推广一批减排效果显著的低碳零碳负碳技术工艺装备产品,筑牢工业领域碳达峰基础。到2025年,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较2020年下降13.5%,单位工业增加值二氧化碳排放下降幅度大于全社会下降幅度,重点行业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明显下降。 “十五五”期间,产业结构布局进一步优化,工业能耗强度、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持续下降,努力达峰削峰,在实现工业领域碳达峰的基础上强化碳中和能力,基本建立以高效、绿色、循环、低碳为重要特征的现代工业体系。确保工业领域二氧化碳排放在2030年前达峰。
了解详情6月20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六部门发布关于印发工业水效提升行动计划的通知。《通知》提出,推动节水降碳协同改造,聚焦重点用水行业,支持企业优先开展厌氧氨氧化脱氮、新能源耦合海水淡化等节水降碳技术改造;推进工业废水循环利用,聚焦废水排放量大、改造条件相对成熟、示范带动作用明显的重点行业,优先选择水效领跑者企业、绿色工厂、绿色工业园区、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稳步推进废水循环利用改造升级,创建一批废水循环利用示范企业、园区,提升水重复利用率。推动有条件的工业企业、园区与市政再生水生产运营单位合作,完善再生水管网。
了解详情6月14日,国务院印发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总体方案。《方案》提出,强化生态环境联建联防联治,加强节能环保、清洁生产、资源综合利用、可再生能源等绿色产业发展交流合作。深入推进节能降耗和资源循环利用,加强固体废物污染控制,构建低碳环保园区。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全面落实河长制、湖长制,消除黑臭水体,提升河流水质。
了解详情6月1日,国家发改委等九部门印发《“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规划》提出,2035年,我国将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在2030年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达到25%左右和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12亿千瓦以上的基础上,上述指标均进一步提高。可再生能源加速替代化石能源,新型电力系统取得实质性成效,可再生能源产业竞争力进一步巩固提升,基本建成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
了解详情【行业资讯】2022年8月1日-2022年8月15日
+【行业资讯】7月资讯
+【行业资讯】2022年6月25日-2022年7月1日
+【行业资讯】2022年6月15日-2022年6月23日
+【行业资讯】2022年6月7日-2022年6月14日
+【行业资讯】2022年5月31日-6月8日
+【行业资讯】2022年5月22日-5月30日
+展望——垃圾分类对未来固废行业带来的影响
+【政策】生态环境部印发《关于加强重污染天气应对夯实应急减排措施的指导意见》
+【政策】四川省生活垃圾分类和处置已公开征求意见
+